最近这段时间,只要天空放晴,天就蓝得醉人,不少人都忍不住要在朋友圈赞一下漯河的蓝天。有位朋友在微信里写道,“天空蔚蓝,白云一朵朵漂浮在上面,空气感觉非常通透,仿佛一眼能望到天边。”
生活在穹顶之下的我们,仰望着天空,呼吸着空气,禁不住感叹:“蓝天、白云,真好!”
从今年4月份开始,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全市拉开了帷幕,为了“高颜值”的天空,为了“好气质”的空气,我们拼了!
几个月过去了,城市变得天蓝气清。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8月8日,全市优良天数达到了113天,在全省排名上升到第10位。
频频上演的蓝天白云背后有哪些原因?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究竟如何?今天,我们撷取几个片段为你呈现。
多措并举 工地扬尘治理见成效
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控一直备受市民关注。近段时间,我市对施工工地、拆迁工地、露天沙场和公路沿线的扬尘情况,下大力气进行了整治。从7月31日到8月1日,记者对这些地方的扬尘治理进行了实地探访。
工地几乎感觉不到尘土
7月31日上午,在市区汉江路一建筑工地周围的围墙上方,白色塑胶管正在向工地洒水。其间,有多辆混凝土搅拌车出入工地,但工地地面上湿漉漉的,抑制了尘土飞扬。
“通过现在治理后,对于施工造成的土地裸露,施工方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防尘网覆盖,发现一处覆盖一处。”该工地农民工刘师傅说,小型洒水车一天集中洒水一次,平时在围墙上每隔50米处都设有自来水喷头,旋转喷射四周5米的范围,走在工地内,几乎感觉不到尘土。
“我干工程9年了,真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干活的。之前在满是尘土的工地施工时,每次干完活儿,头发上,鼻孔里,鞋里甚至眼睫毛上都几乎被尘土包围了,现在每天干完活儿,身上没有那么多的灰尘了。”刘师傅小呵呵地说。
“为了防治扬尘,杜绝安全隐患,所有土方和空地均用绿色或黑色防尘网覆盖。建筑工地内的道路会有专人每天进行洒水,上午下午各两次。而对于驶出工地内装载泥土、渣土、建筑垃圾等的车辆,装载物不会超出车厢,且车厢顶部泥土也会压实并覆盖严密。另外,所有拆卸工程都会进行围蔽,拆卸时会进行洒水喷淋,控制扬尘。”该工程项目负责人说。
随后,记者又走访了市区多家工地,看到有的工地能严格按照规定,喷头四处喷水除尘,到处覆盖着黑网或绿网。
不过,也有个别工地现场较杂乱,所覆盖的绿网,存在缺损和部分未覆盖的现象。
16个工地停工整改
为了治理好建筑工地的扬尘,市建委等相关部门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把开展扬尘治理情况列为标准化工地的重要标准之一,坚决做到“6个百分百”,即施工现场围挡率100%、工地物料堆放覆盖率100%、路面硬化率100%、车辆冲洗率100%、湿法作业率100%、运土车辆密闭率100%。
目前,市建委已对负责管理的工地开展了全面检查23次,下达整改通知书150余份,责令问题突出的16个工地停工整改。各县区也对各自辖区内的施工工地、拆迁工地、待建工地等多次开展了督导检查。
“要使扬尘污染项目和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,真正吃到苦头,促使其严格落实各项扬尘治理标准。”市建委的有关负责人说,为了落实好扬尘治理措施,建设单位进行施工图审查或施工图审查备案时,必须同时提交工程施工扬尘治理措施。工程投标文件中必须有扬尘防治承诺内容和扬尘治理的措施,并将由此产生的费用计入工程造价预算。施工单位必须和行业主管部门签订扬尘污染防治责任书,经行业主管部门现场勘验复核达到扬尘治理标准的,方可办理施工许可证。
另外,对市管建筑工地派驻环保监督员,环保监督员具体负责整治对象扬尘治理工作的监督、督促整改、情况上报等工作,对环保监督员要求整改后,整改不到位的,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约谈,督促其履行相关职责。
对约谈后仍达不到整治标准的或违法违规严重的项目和企业,责令其立即停工停业,并综合运用法律、经济、行政等手段从严从重进行处罚。
责任编辑:翟柯
评论列表